有机黄原酸酯在合成化学中被广泛用作合成中间体和生物活性分子。亲电黄原酰化是一种有前景的方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亲电试剂而很少被应用。
图1 黄原酸酯及其衍生物作为合成中间体和生物活性分子
近期,
西北大学朱佃虎教授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活性亲电黄原酸酯化试剂——N-乙基黄原酸酯邻苯二甲酰亚胺。该试剂能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实现对各种底物的亲电黄原酰化,将-SC(S)OR基团(R=OEt,Oaalkyl,NEt
2和SEt)直接转移到丰富的底物中,包括芳基/烯基硼酸、β-酮酯、氧化吲哚和烷基胺以及以前无法获得的酚类
[1]。
图2 利用含邻苯二甲酰亚胺结构的转移试剂进行亲电黄原酰化
随后,朱佃虎教授课题组利用该策略合成了两种常见杀虫剂。他们首先利用该亲电试剂将4-氯苯基硼酸转化为4-氯硫酚,再与2,4,5-三氯-1-碘苯交叉偶联并通过m-CPBA过度氧化,以44%的总收率合成了杀虫剂三氯杀螨砜(tetradifon)。这一策略成功应用于杀螨醚(chlorbenside)的合成,该杀虫剂还可以通过NFSI被可控氧化为亚砜衍生物。
图3 含硫醚的生物活性杀虫剂三氯杀螨砜(tetradifon)和杀螨醚(chlorbenside)的合成
百灵威可提供
西北大学朱佃虎教授开发的
新型高活性亲电黄原酸酯化试剂——N-乙基黄原酸酯邻苯二甲酰亚胺。产品优势如下:
- 活性高,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对sp2C/sp3C/N/O多种亲核底物的亲电型黄原酸酯化反应;
- 对水和氧不敏感,性质稳定,易于保存,敞口保存半年以上不分解;
- 价廉易得,在有机合成,药物研发,材料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朱佃虎,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导,2020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咸阳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首批入库专家。 2013年硕士毕业于中国中化沈阳化工研究院(导师:耿丽文 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绿色高效低毒杀虫剂茚虫威的有机合成工艺研究;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导师:吕龙、沈其龙 研究员),主要从事氟化学新试剂的创制及其反应研究。2016年入选上海有机所优秀博士海外博后研究计划,先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导师:B. M. Stoltz 教授)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导师:李朝军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从事烯丙基化和金属催化的绿色有机合成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兼具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背景,在国际知名期刊JACS,Angew,Nat. Commun., ACS Catal., Chem. Sci., Org. Lett., Org. Chem. Front.及ACS著名合成工艺杂志Org. Process Res. Dev.等已发表SCI论文22篇,申请中国专利7项,已得到授权5项,其中1项已经转让给深圳中科邦奇氟医学材料有限公司。工作被Chem.& Eng. News, Acc. Chem. Res., Angew. Chem. Int. Ed., Synlett等期刊多次highlight。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陕西省基础研究院项目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试剂的开发及其反应(机理)探索,金属催化转化,医药农药新药和合成工艺开发等。
推荐产品
品名:N-Ethylxanthyl phthalimide, 98%
N-乙基黄原酸酯邻苯二甲酰亚胺
CAS:72731-86-3
货号:947660
品名 | CAS | 货号 |
---|
N-Chlorophthalimide, 95% N-氯代酞酰亚胺 | 3481-09-2 | 996678
|
Potassium O-ethyl dithiocarbonate, 95% O-乙基二硫代碳酸酯钾盐 | 140-89-6 | 924572
|
参考文献
- Wang S, Yang L, Liang F, et al. Synthetic exploration of electrophilic xanthylation via powerful N-xanthylphthalimides[J]. Chemical Science, 2023, 14(34): 9197-9206.
推荐阅读
朱佃虎教授科研成果|亲电型黄原酸酯化试剂——实现醇脱羟基黄原酸酯化 百灵威常用合成试剂盘点——种类全,反应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