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龙武教授科研成果 | 一类新型双齿噁唑啉配体

时间: 2021-01-13
作者: 百灵威
分享:
叶龙武教授科研成果 | 一类新型双齿噁唑啉配体-百灵威

不对称催化是现代有机化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分支之一,不对称催化反应被认为是合成手性物质最为高效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使用手性催化剂将非手性原料转化成手性产物,因此,与催化剂络合的手性配体是影响反应对映选择性的关键因素。

双齿噁唑啉手性配体(图1)是叶龙武教授课题组研发的一类新型高效手性配体,可与铜、锌等过渡金属络合从而催化一系列不对称反应。与苯基取代的BOX配体相比,该类配体具有更大的空间位阻,在某些不对称催化反应中有望展现出更高的对映选择性。更值得注意的是,叶教授课题组开发了全新合成方法,双齿噁唑啉配体可在温和条件下高效制备。

图1 新型大位阻双齿噁唑啉手性配体
图1 新型大位阻双齿噁唑啉手性配体
应用

该类配体已成功应用于两类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图2)。

  • 在锌催化的炔醚类底物与异噁唑不对称[4+3]环化反应中,通过6π电环化途径,高对映选择性地合成了一系列2H-Azepines化合物,利用L2配体以高达97:3的er值得到手性目标产物。[1]
  • 在铜催化的叠氮-炔酰胺不对称串联胺化及环丙烷化反应中,通过α-亚胺铜卡宾中间体途径,高对映选择性地得到了一系列环丙烷衍生物,使用L1配体以高达98:2的er值得到手性目标产物。[2]

对于上述两类反应,使用传统的BOX型配体,仅能以中等er值得到目标产物。这体现出新型大位阻BOX配体的显著优势。

图2 新型大位阻双齿噁唑啉配体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图2 新型大位阻双齿噁唑啉配体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老师简介

叶龙武,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课题组长。1999年至2003年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导师:麻生明院士),2003年至2008年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导师:唐勇院士)就读博士。2008年至2011年先后分别在美国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及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受厦门大学嘉庚化学平台的资助进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研究方向为基于炔烃转化的合成方法学及其在功能杂环分子合成中的应用。曾获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2016)、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 (2016)、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2017)、福建省青年拔尖人才 (2017) 、厦门大学“田昭武学科交叉奖”一等奖 (2019) 等。

品名

(4S,4'S)-2,2'-(Propane-2,2-diyl)bis(4-([1,1':3',1''-terphenyl]-5'-yl)-4,5-dihydrooxazole)

(4S,4'S)-2,2'-异丙亚基双(4-([1,1':3',1''-三联苯]-5'-基)-2-噁唑啉)

CAS:2489182-84-3

货号9189538

品名

(4S,4'S)-2,2'-(Propane-2,2-diyl)bis(4-(3,5-di(naphthalen-2-yl)phenyl)-4,5-dihydrooxazole)

(4S,4'S)-2,2'-异丙亚基双(4-(3,5-二(萘-2-基)苯基)-2-噁唑啉)

CAS:2410445-32-6

货号9189539

相关产品
冯氏手性氮氧配体
手性噁唑啉配体
相关阅读
不对称催化烯丙基烷基化反应 | 手性亚膦酰胺配体——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
冯小明院士科研成果 | 冯氏手性双氮氧配体&催化剂——广谱性强、立体选择性好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