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性问题已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让我们一探究竟。
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若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暴露于抗微生物药物(如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等)时发生改变,便会出现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这会导致药物失去效果,体内的感染持续不断,进而加剧传染他人的风险。产生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微生物被称为“超级细菌”。
为什么需要关注及当前形势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普遍存在,比如:
-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广泛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引起的尿道感染药物之一,但这种治疗目前对半数以上的患者无效。
- 抗病毒药物对于治疗流感至关重要,但几乎所有在人类中传播的甲型流感病毒都对M2抑制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这类抗病毒药物具有耐药性。
与受到非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相比,受到同类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面临更高的临床恶化和死亡风险,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比如:
-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严重感染的常见原因。据估计,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者与非耐药感染者相比死亡概率高64%。
虽然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是随着基因变化而逐渐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抗微生物药物的误用和滥用会加快形成耐药性。因此,加强预防和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耐药性产生原因
世卫组织指导政策
为保证对传染病治疗及预防的长期安全有效,世卫组织提出了全球行动计划,包括五项战略目标:
- 提高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认识与理解
- 通过监测和研究强化知识
- 降低感染发病率
- 优化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
- 在考虑到各国需求的情况下进行可持续投资,增加对新药、诊断工具、疫苗和其它干预措施的投资
相关阅读
肉类等食品中青霉素族抗生素残留量检测 减少抗生素在食用动物中的使用
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